一、學校及學科點簡介
(一)學校簡介
廣東財經大學始建于1983年,原名廣東財經學院,起始辦學層次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為廣東商學院,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3年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2021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地處全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現有廣州和佛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75畝,廣州校區位于廣州市東南珠江河畔,毗鄰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佛山校區位于風景秀麗的佛山市云東海旅游經濟區。學校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1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000多人。學校踐行“厚德、勵學、篤行、拓新”的校訓,秉持“習禮樂文,精于術業”的辦學理念,彰顯“灣區導向、價值引領、商法融合、實踐創業、多元協同”的辦學特色,不斷完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實體課堂與虛擬課堂相結合、校內外教育資源相融合”的開放、協同、實用、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學院簡介
會計學院是廣東財經大學設立最早的教學單位之一,前身為成立于1983年的會計教研室,1985年成立會計系,1999年更名為會計學院。會計學院以學校發展戰略為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高端專業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院現有會計學、審計學兩個本科專業。會計學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審計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際會計(ACCA)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是ACCA英國總部認定的華南地區高校首個“黃金級培訓機構”。會計、審計所屬一級學科工商管理為省級優勢重點學科和“沖補強”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會計學碩士、會計碩士(MPAcc)和審計碩士(MAud)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收會計學學術型研究生,2015年開始招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9年開始招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學院擁有一支高層次的教師隊伍以及良好的科研、教學條件。現有教工59人,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8人;研究生師資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4人,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者1人,財政部高端會計領軍人才特支計劃入選者1人,全國高端會計人才4人,廣東省高端會計人才3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4人,另外聘任研究生校外實踐導師共150余人。會計學專業教學團隊和審計學專業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財務與會計創新研究團隊為省級科研創新團隊。建有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與審計治理研究院”、廣東省反壟斷執法與大數據分析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共享經濟與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廣東財經大學)等教學平臺資源,擁有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廣東財經大學復合型應用型審計專業人才綜合能力提升和實踐基地”以及校外實習基地50多個。近5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橫向課題32項,科研總經費720萬元,在《管理世界》《南開管理評論》《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9篇,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5項。
(三)學科點簡介
我校會計學科創建于1983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會計學科已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2014年,獲批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授權點,辦學基礎良好。自招生以來,學科點立足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輻射華南,依托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圍繞“培育高端財會應用人才,打造校政行企融合基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使命,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形成了“多元協同、科教融合、國際視野、理實結合”的辦學特色和“案例驅動、產教融合”二元互動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成效顯著。2018年,學科點順利通過了全國會計教指委組織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2022年,通過全國會計專業學位教育質量認證(AAPEQ)資格申請,成為質量認證會員單位。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賽、MPAcc全國案例大賽等全國性專業賽事中屢獲佳績,多篇學位論文獲得“全國會計碩士優秀學位論文獎”、“楊紀琬獎學金”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獎勵,另有30多篇師生合作開發的案例入選全國MPAcc、MBA教學案例庫,其中1篇獲“全國MPAcc優秀教學案例獎”。
二、培養目標和方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對接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和市場意識”,具備優良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外語能力,具有良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具有深厚會計、財務、審計專業理論功底和突出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國際化會計專門人才。
培養方向
財務會計與信息披露
審計鑒證與管理咨詢
三、學習方式、學制、學習年限、學費、招生計劃和學歷學位
(一)學習方式、學制和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習:學制2年,最長學習年限4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
(二)學費
會計碩士:28000元/年(不含教材費和住宿費)。
(三)招生計劃
2023年會計碩士擬招生人數為70人。招生人數為預估數,僅供參考。復試前教育部將下達具體招生人數,我校將根據報考人數和初試成績等情況調整各專業招生人數。錄取考生在廣州校區就讀。
(四)學歷學位
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按照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并授予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證書。
四、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入學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或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2.以同等學力報考我校碩士學位研究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3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在所報考專業(或相關專業)專升本,并已取得專升本所報考專業主干課程合格成績5門以上(須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出具自學考試成績通知單),或已獨立公開發表與擬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在被我校錄取前應從已就讀的學校辦理完退學手續。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五、報考流程
報考2023年碩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
(一)網上報名
網上預報名時間:
2022年9月24—27日,每天9:00—22:00
網上正式報名時間:
2022年10月5—25日,每天9:00—22:00
網上報名網址: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http://yz.chsi.com.cn;教育網: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
請考生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報考點及我校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復試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
網上確認時間為2022年11月,具體安排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
(三)初試、復試
初試
(1)時間:2022年12月(具體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
(2)考試科目: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數學、邏輯、寫作)(200分)和英語二(100分)。
復試
(1)時間:2023年(具體時間、內容和形式以廣東財經大學招生考試處網站通知為準)
(2)考試科目:
會計綜合知識100分(含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其中:財務會計占40%,管理會計占20%,財務管理占20%,審計占20%。
政治考試的形式與分數以廣東財經大學招生考試處網站的通知為準。
專業綜合能力面試200分,包括:專業面試、外語口語與聽力測試。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1.中級財務會計學(100分) 2.財務成本管理(100分)。
(四)錄取
錄取原則和分數計算辦法以公布的《廣東財經大學2023年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方案》為準。
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202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