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
周學姐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MPAcc
本科:南京工程學院
專業:高分子材料
一戰:241分
二戰:237分
一、一戰與二戰的區別
一戰考試時邏輯是出現很嚴重的失誤,由于平時模考沒有注重時間觀念,導致考試時時間分配不到位,邏輯有五題沒有寫,最后是直接涂的卡。除邏輯外,其余科目發揮平穩和預期相差不大。
在二戰復習過程中在邏輯上花了很多時間,因此對其余科目有所忽視。考試時數學粗心錯了三題,英語閱讀訓練強度也有所下降,閱讀錯了兩題,完型錯了四題。
二、一戰備考歷程
一戰是四月份正式開始準備的,這個時間點我覺得正好。
數學:
4-6月份一刷知識點,數學很簡單在看基礎知識時不會有太大的障礙,每一章看完后再做相應的習題加整理錯題。整理錯題很重要,因為題目做的次數多了你會發現,當錯題做第二遍第三遍很可能還是會在同一個坑出錯,因此遇到錯題一定要整理下來并且分析原因。
7月份開始二刷知識點,把之前學過的內容過一遍,因為4-6月份在校的同學還要上課,還得處理學校各種瑣事,當時的學習是一個碎片化的過程,但7、8月份暑假開始,學習時間很密集,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兩個月時間。數學我是9月份開始刷真題,這個時間節點我覺得也正好,因為太晚的話可能導致只能做一遍甚至做不完。
9-12月我一共刷了三遍真題,期間還做了一些提升難度的題目,因為盡管考試難度一般,但還是要預防措手不及的情況。
邏輯:
前期打基礎很重要,一開始做題不能圖快,因為邏輯很多題目題干很長,一開始就做太快的話會忽略一些題眼,導致折騰了半天最后題目也解不出來。我看邏輯的順序是形式邏輯→論證邏輯→綜合推理。
4-7月份第一遍知識點,這里比數學多花了一個月,因為之前沒接觸過前期學的有點慢。
8月份二刷基礎知識,刷一些套卷,套卷是模擬真題的可以提前感受一下考試的感覺。
9月份開始刷真題,也一共刷了三遍左右,邏輯真題的話其實刷多了就會發現是有規律的,甚至還會有相似的題目,因此一定要反復鉆研。關于錯題,和數學一樣,一定要用專門的本子整理分析原因。
英語:
背單詞很重要,從開始備考的第一天到考試之前,要每天堅持。背單詞的方式看個人偏好,有人喜歡拿著單詞書背,有人喜歡用手機app,我當時是用的單詞書,覺得方便自己做一些筆記。
4-8月份我除了背單詞還看了詞根詞綴,長難句之類。詞根詞綴對于背單詞有很大的幫助,能提升背單詞的速度,而且在遇到不認識的詞時,也許可以靠詞根詞綴猜出大概意思。長難句的話,主要是對于閱讀的理解和翻譯有一定的幫助。然后前期我還找了一些閱讀和完型每天練練手。
英語我也是差不多9月份開始刷真題的,英二真題也是建議反復做,因為里面有很多重復的高頻詞匯,就比如你做第一年發現一個單詞不認識,記住之后再做第二年,會發現還有這個單詞。真題里的完型對比一下也會發現,選項是有相似之處的。
11月份我才開始看大小作文,這個時間很晚了,所以我作文并不高,應該是剛好及格的樣子,不建議大家拖到這么晚,會影響后期的復習。翻譯新題型真題中訓練就行,可以不另外做題,翻譯前期長難句會訓練到,新題型的話很簡單,一般不會失分。另外我不建議大家用英一的資料,在前期我也做過英一閱讀,覺得難度挺大而且和英二不屬于一個類型。
寫作:
我是10月份開始,真的太晚了,建議大家8、9月份開始。因為作文不是你拿到手就可以寫的,需要先學習基礎的邏輯漏洞,寫作方法,思考角度。我一戰復習時只勉強來得及寫完了第一遍真題,連匯總整理的時間都沒有,真題還是建議多寫兩遍。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話是有規律的,把知識點學扎實了按照套路寫分數不會太低;而論說文存在主觀性,不確定性較大,就比如19年講的知識真理和詭辯,我個人覺得還是挺難寫的,所以大家一定保證論證有效性分析多拿分。
最后到11、12月份的時候,一定要做模考,最好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一天,可以每周選出一天模考一下,建議在周六,和正式考試相符。一定要嚴格掐表,到了時間就不要再做了,然后給自己估分,如果對自己嚴格一點可以把結束時間提前個十分鐘,因為考試可能還會受緊張情緒的影響。
三、二戰備考歷程
我畢業之后工作了兩個月才決定二戰,7月底辭職,8月份才正式開始。我在8月份對照之前前一年的筆記快速過完了基礎知識,在九月份開始真題訓練。兩次備考的主要區別體現在,提前開始了英語大小作文和管綜兩篇寫作,所以11、12月份才沒有慌亂,有更多的時間匯總復習,而且二戰復習時我管綜作文真題寫了兩遍;還有就是,加快了邏輯的做題速度,因為一戰留下的陰影有點大。后面題目做多了就發現很多題可以有快速解法,比如論證邏輯可以沒必要一字一句讀所有題干,還有綜合推理也不一定要老老實實從后往前推,可以直接選項代入。
心態:
壓力大是肯定的,后期也的確會存在心態崩潰的可能。首先關于跨專業,挺多跨專業的同學在選擇前總會擔心,我會不會和本專業的考生差距太大,會不會學習起來很吃力。我想說其實是沒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鴻溝的,首先初試沒有任何差距,數學是初等數學,邏輯大部分人沒學過,因此不需要過于擔心,腳踏實地復習就行;復試專業課上是弱勢,所以如果初試前期有空余時間,可以先熟悉下參考書。其實只要認真把參考書目看完,習題好好做,專業課考試也不會有大問題,我二戰時也是初試完才開始看的專業課。我記得當時我們班有一個姑娘跨考植物病理學,最終還考上了,所以大家不要有過多的擔心,好好準備就行。
壓力:
可能有人擔心二戰成本太大,如果再一次失敗會承受不了,我當時也想過,但當你真正投入復習的時候,就會克制自己,不去想任何考不上的可能。其實我之前并不是足夠自律的人,但從辭職開始也能夠堅持每天早起,就是有壓力就會有動力吧。還有大家在決定二戰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是不是真的一定要讀研,能不能堅持一年枯燥無味的生活,想清楚了之后再做決定,決定下來之后也就不要再想其他有的沒的了。
還有,建議找一兩個可以互相督促的研友,二戰到后期會有心態崩了的可能,有研友不僅能互相督促學習,還是一種陪伴。我當時有兩個研友都是大學時期的朋友,我們三人輪流早起排隊去圖書館占位置。初試復習到11月份那會兒大家都挺慌的,但互相打打氣,聊聊天,憧憬一下考上以后的生活,能夠很有效的轉移注意力。我記得尤其是復試,三月中旬之后,我真的很緊張,會計和微觀都很厚,而且周圍的人都考工科和學碩,復試對他們來說沒有我那么重要,我那會兒就想,會不會大家二戰都成功了,就我一人失敗,幸好那段時間有研友陪我一起看書吃飯,才能堅持下來,其中一個和我考的同一所學校,我們一起去上海復試,這也很大緩解了我復試時的緊張情緒。后來我的兩個研友都考了專業第一,而且我認識的同學中,二戰成功率很高,有七八個人吧,都考上了理想院校。
四、Q&A
Q1:一戰241分被刷有哪些原因?
18年考研上國會的分數線是236,241其實不算很高。當時由于時間規劃不到位,我是在分數出來之后才開始看復試內容,再加上開學之后就被逼著準備畢業設計的實驗。因此在參加復試前還有近一半的知識點沒有看完,微觀只看了四分之三,會計還有一半,所以導致專業課成績很低。因此復試成績真的很重要,我那一年還有不少初試成績比我高的人復試被刷,尤其是跨專業的同學,最晚也要保證初試結束后就開始學習,因為到了三月份,還會有學校那里各種雜事纏著你,甚至也可能像我一樣2月份就要開始做畢設,這樣的話看書的時間直接少了一半。
Q2:為何二戰還考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選擇上國會是我一戰時考慮了很久之后的決定,所以一直都是我考研的目標。我擇校時首要考慮江蘇和上海的學校,又因為學校的環境、氛圍都是我喜歡的,學費也較為便宜,學校歷年分數線也與我實力相符,還有我覺得這是一所對我這樣跨專業的考生比較友好的學校,我很喜歡上國會的面試模式,題目多為開放題,不會出現讓我啞口無言的情況。而且一戰失利沒有差很多分,所以我覺得再努力一把一定能考上。我們學校真的很漂亮,尤其是三四月份種滿了郁金香,老師們都很專業,人也特別好。
Q3:二戰初試成績怎么下降了?
一是因為英語閱讀錯誤率提高,應該是源于題目訓練不夠,因為二戰是8月才開始,所以英語閱讀我只刷了三四遍真題,沒有再做其他模擬題;
二是在數學方面出現了嚴重的粗心,都是很低級的錯誤。這也是我復習過程中有所忽視的一塊,由于一戰管綜題目沒答完,所以二戰復習時我專注于提升做題速度,沒有嚴格把控正確率,有時只是一點小失誤就沒放在心上,但是選擇題是不容許任何失誤的!
Q4:一戰和二戰在復試環節問了哪些問題?
一戰時中英文題目相同,是一幅“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的漫畫,要求你分別用中英文說出看到這幅圖的想法;
二戰中文題是“中國為什么舉辦進口博覽會”,英文漫畫為“電子票據”,就是一部手機,屏幕里顯示著一張電子票據。
從這兩年的題目可以看出來,上國會的面試屬于開放題,不會考你太多基礎知識,但要求你有自己的思考角度與觀點。不會有人拿到題目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但要想拿高分在面試上占優勢,就需要有獨特的思維、清晰的邏輯和優秀的表達能力。
上國會的面試還是很嚴格的,當你進入大會議室備考時就不允許帶除了身份證、準考證、一只筆之外的東西了。臨近面試前還會被帶到一個候考室,最終才能進到面試的教室。